真的要給走鐘獎一個很大的掌聲|個人觀點

想當初看到《走鐘獎》時,還覺得「欸?這個獎...也太鬧了吧!?」,但從第1屆看到第4屆,真心感謝上班不要看團隊創辦了走鐘獎。

*本篇有Podcast版本,直接用聽的比較快(?)

經營YouTube其實不輕鬆

問到很多小朋友將來想做什麼?很多人都說「YouTuber」,我外甥也這樣說。

但YouTuber並不是一個輕鬆的行業(泛指整個自媒體),不像傳統媒體有資源、有團隊、有錢錢(最實際)

「在頻道經營初期,一切都要自己來」

自己發想企劃、腳本、搞定器材、場景、妝髮、燈光、收音、拍攝、主持、剪輯後製、找音樂、音效、上字卡、上字幕設Timecode、製作封面、設定上架、寫描述、下標題、還要思考怎樣觸及率高。等上片後到社群分享、觀測數據、與觀眾互動回覆、自我消化酸民的發言...

上片的同時早已經在進行下一部片。然而,幾乎每一位目前當紅YouTuber都是這樣過來的,就像賤葆說,他到現在還是每一支片都自己剪(衷心佩服)

很多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懂這些技術,如果不是自己有興趣或是有相關經驗,往往都是遇到問題後,下一次再作調整,慢慢摸索出經驗來。

也是嘗試過後才理解「企劃、寫腳本好重要」,如果只是想到什麼就拿起相機拍,在後製剪接會超困難,當內容變得沒主題很破碎的時候,如何吸引觀眾訂閱?

而且要不斷地產出內容,不然頻道就會被淹埋在演算法裡。

所以在頻道經營初期就是不斷燒腦、燒錢、燒肝、燒時間,且幾乎零收入。但你只能不斷的去累積,累積影片也累積經驗,和鍛煉自己的抗壓性。

想要靠YouTube廣告收入維生 不容易

現在要在YouTube開啟營利,必須達成1000人訂閱,同時一年內要有4000小時的觀看時間。

YouTube的條件是全球適用,但受限台灣地區的觀眾就這2千3百萬人,這樣的條件對默默無名的新創作者來說就非常辛苦。且並不是達標後馬上就可以有營收。

試想:一部片10分鐘,要4000小時的觀看,一年內需要多少人的點閱?(答:2萬4千人)

而平均100萬人次觀看,才約台幣3萬收入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YouTuber必須要靠業配維生。

所以要不斷的嘗試、不斷地拍片,找到屬於自己的觀眾。等到訂閱數、觀眾越來越多、開始接業配後。業配洽談、管理、養人又是另一件無法停止的事情了。

 

拉回來聊走鐘獎

sorry 這個網誌的宗旨就是我廢話很多,容易離題又長文,請多點耐心

這個讓外人看似嬉鬧、看似一群同溫層在取暖的頒給典禮,其實有非常大的意義是:
「它真的給予很多新創作者一個被看見的機會」

畢竟現在經營YouTube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了,有很多人想紅,但有更多人是「想分享自己所熱愛的事物」、「渴望告訴你這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物」

這些很專注、用心在經營頻道的人,可能因為受眾過小,或是題材太競爭,就被埋沒在YouTube演算法裡,除非你特別去搜尋,或是有朋友分享推薦,不然很可能永遠不會看見。這也沒辦法,YouTube上的內容實在太多,必須要仰賴演算法機制。

「但走鐘獎真的給予大家一個機會,
讓自己的作品可以被看見、被肯定。」

 

就像生活風格獎得主《野兔來躺》的得獎感言所說:「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比較內向、不善言辭的人,也因為這樣,常常會在這個世界上覺得格格不入,但就是真的很謝謝大家,給予我們這個機會,讓安靜的我們,也可以有被看到,和覺得自己值得的一天。」

而且走鐘獎是由眾多「大尾YouTuber」帶領提攜,畢竟應該大多數觀眾看走鐘獎也是因為想看這些大尾YouTuber,進而有機會讓小尾YouTuber的作品被大家看見。(大尾YouTuber的由來請搜尋:多米多羅

 

這個獎真的好競爭

過去3屆轉播都有看,到第4屆的競爭真的好大,很多獎項的入圍影片都拍得好用心,還好我不用扛評審的煩惱,不然真的很難選(呃...我哪位?)

投入YouTube有才華的創作者真的太多了。即便是胡鬧的影片,有些用好的器材、燈光、攝影或剪輯技巧,也因為技術上得分。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完美,投入相當多的人力、努力。

套句老話「有競爭是好事」,讓大家會更努力去提升頻道品質、內容,或是讓更多產業界、政府單位更重視台灣的創造力,給予更多適當的協助與資源。

且越來越多人用電視在看YouTube,若有更好的內容、畫質,會吸引更多人觀看,也會提升觀眾的觀影品質。

 

 

真的要給走鐘獎、上班不要看團隊很大的掌聲

創辦一場典禮,光想就可以知道有多艱難,要不是因為呱吉親ㄎㄜ⋯⋯(嗶⋯⋯)要不是因為呱吉和上班不要看的團隊、和眾多人協辦、贊助商,今年也無法辦在北流這樣專業的場地,真的把典禮水準提高了非常多。

今年的走鐘獎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

 

走鐘獎我最喜歡的段落

一、回到最初愛上你

整場典禮我最感動的一段是洋蔥千千出場前,洋蔥的那隻MV「回到最初愛上你」,呈現了眾多創作者「最初的模樣」。(這隻MV也要感謝許多創作者的幕後推手肥肥與他的時刻影像工作室團隊)

回到最初愛上你 走鐘獎版本

對,當初他們也是這樣青澀,想拍影片、開箱、想和觀眾分享自己的生活、喜怒哀樂。堅持不放棄的持續發想題材、持續的用影片寫日記,讓自己被越來越多人看見,成為大尾YouTuber(笑)

但就是這樣讓人感動,所以這段是我最喜歡的一段。

 

二、發表感言的時刻

再來是每一位「小尾YouTuber」上台發表感言的時刻。當鏡頭拍到台下創作者給予他們的掌聲,或頒獎者遞獎的時候,可以感受到前輩們的肯定和祝福(應該有吧?),或許是喚起大家最初的自己,也曾經走過這一段路(或許有吧?)

 

三、廣告

對,廣告,每一年上班不要看都把廣告都拍得好用心,即便是電影預告片,也要加入團隊的創意和安排,這樣會讓觀眾有耐心的看下去,對贊助廠商是很好的交代。

聽到德仔講說「廣告時間5分41秒」的那一刻會覺得「廣告也太久了吧」,但因為有劇情,時間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,也讓人不會想略過(畢竟也不能略過)。且轉播有收現場環境音,笑聲讓在YouTuber看直播的人也很有參與感。

這樣的廣告也只有在走鐘獎才看得到吧 XD

好犧牲 XD

廣告段落1

廣告段落2

廣告段落3

順帶一提

近年不管Meta、Google這些網路社群巨獸,在財報公佈後,廣告營收都是不斷下滑,讓股價硬生生跳水。

我自己看這件事情有一個論點,但好像還沒有看別人講過,就是「可能現在廠商都直接把廣告預算,轉移下在網紅自媒體了吧?」

整體大環境或許有影響,但自媒體的族群精準,觀眾也可能因為喜歡創作者而去購買,如果我是廠商我應該也會找創作者,甚至也有創作者會想好企劃、或拍攝完後主動找廠商提案爭取贊助。

且創作者的廣告都很有創意,往往會讓人好奇看下去甚至購買。而且大家都討厭看YT廣告吧?不可略過的更不討喜。

這樣就可以理解,為什麼YouTube、FB一堆詐騙廣告,但按了檢舉都沒用了吧。(平台現在都靠詐騙廣告在養啊😂)

或許等平台注意到這件事情後,應該會有一些新對策,就繼續看下去吧。(像現在廣告數量和不可略過的廣告變得好多)

 

看走鐘獎的觀眾也變多了

我注意到的在線觀看最高來到8.9萬,可能還有更高,但我看到最高是8.9萬。這真的是很厲害,已經比非常多直播還高了。

對,就連我的IG、FB上討論走鐘獎的人也明顯增多。截至目前 (10/30 23:50) 典禮影片也有126萬次觀看,可見這個獎及參與典禮的創作者們的影響力,相對的也代表走鐘獎開始在大眾中具指標性。

 

Dcard太神啦!

頒獎典禮中間有一個橋段,是Dcard答應阿滴志祺的要求,速拍速剪,五小時就完成的街訪。(壞壞慣老闆已經知道團隊的底線在哪裡了)

這段真的太神了,相當佩服不僅是採訪、挑選片段,還有完成後製、套一些梗圖影片的處理、字幕...居然5小時完成,真的有夠神,我在電視前不斷讚嘆。

 

結語

為什麼想寫這篇?就是想給走鐘獎、評審和上班不要看、與所有創作者一個掌聲。

這時代每一個人心中一定有眾多喜愛的YouTube頻道及創作者,先給謝他們的各種企劃、創意發想、努力,陪伴著我們吃飯、上廁所、上班工作偷閒或不想上課寫作業、放假放鬆、考慮東西該不該買、該不該去、想學習各種事物增加知識的時候。(給自己喜愛的創作者多按讚、多一點鼓勵的留言吧!然後廣告看完)

因為要舉辦這個典禮實在太不容易了,我沒有要挑惕的地方,只想給予掌聲,也覺得台灣的YouTuber圈真的很和諧(?),應該有吧?至少算很和諧。

有很多前輩都不吝嗇的願意給予協助、給予資源,就希望越來越多人用YouTube這個平台(即便YouTube後來很多政策令大家煩惱,連辦獎都是另一個平台主要贊助)

但就是想告訴大家:「每一個人都有可能,只要你願意起身去執行的話」 不用等著別人給予機會,自己就可以去創造機會。

想想看,你現在是不是很常想到什麼就YouTube一下,不管開箱、教學...各種內容一定有人分享,都可以找得到。這就是網路、自媒體的魅力。

「只要你願意起身去執行的話,每一個人都有可能,每一個人都可以被看見。」

如果你還沒看走鐘獎頒獎典禮,找個時間看一下吧~

 

第4屆走鐘獎完整轉播

 

第4屆走鐘獎星光大道

星光大道也是給這些創作者很好的曝光走秀機會,且主辦很用心的讓每一位入圍者都有禮車接送

 

本篇圖片皆擷取自第4屆走鐘獎直播
更多詳情、所有入圍作品請見:
走鐘獎官方網站
走鐘獎入圍名單
走鐘獎官方YouTube
走鐘獎官方Instagram
走鐘獎官方Facebook
上班不要看 NSFW
我常看的YouTube頻道
我常聽的Podcast節目

..............

........所以為什麼想寫這篇?
(對!我就是想跟最會蹭的美麗本人一樣,來蹭一下走鐘獎熱度怎麼樣啦~XD)

BTW. 勿 忘 初 衷 。

熱門文章

追蹤我的 Instagram 按讚我的 Facebook 訂閱我的 YouTube 收聽我的 Podcast 到 Clubhouse 開房間